
招录类
切换栏目
在现有的法律规定和主流价值观中,往往是_“大义灭亲”的,对于主动送子投案或带领公安机关抓捕涉嫌犯罪的亲人的行为,向来是_地宣扬。相反,对于为涉嫌犯罪的亲人提供场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人,则设立了包庇罪来“伺候”。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鼓动大刀阔斧
B.鼓励大张旗鼓
C.反对大肆渲染
D.赞成不遗余力
答案如下:
B解析:由首句的“宣扬”一词可知,现有的法律规定和主流价值观对“大义灭亲”所持的是肯定态度,故排除“反对”,且由常识也可知C项不符合实际。“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一般用来修饰“改革”等。句子意在强调宣扬的力度大,“大刀阔斧”不合句意,故排除A项。比较B、D项,“赞成”仅仅是对某种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语意程度过轻,与后文大力宣扬的语境不符,故选择“鼓励”。本题正确答案为B。
B解析:由首句的“宣扬”一词可知,现有的法律规定和主流价值观对“大义灭亲”所持的是肯定态度,故排除“反对”,且由常识也可知C项不符合实际。“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一般用来修饰“改革”等。句子意在强调宣扬的力度大,“大刀阔斧”不合句意,故排除A项。比较B、D项,“赞成”仅仅是对某种主张或行为表示同意,语意程度过轻,与后文大力宣扬的语境不符,故选择“鼓励”。本题正确答案为B。
素数是指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孪生素数,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比如,3和5,17和19等。所谓的孪生素数猜想,是由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意思是存在着无穷对孪生素数。该论题一直末得到证明。近期,美国一位华人讲师的最新研究表明,虽然还无法证明存在无穷多个之差为2的素数对,但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有关方面认为,如果这个结果成立。那么将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有关方面的观点?
A.这位华人讲师长期从事数学领域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
B.关于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需要一个漫长的、逐步推进的过程
C.这是第一次有人正式证明存在无穷多组间距小于定值的素数对
D.7000万这个数字很大,离孪生素数猜想给出的2还有很大距离
答案如下:
C解析:C题干给出了孪生素数的定义和有关的猜想。论点为“华人讲师的证明结果成立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论据是“……一直未得到证明”。那么第一个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结果肯定是重大突破。故C项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证明,说明素数对是存在的,所以加强了论据。
C解析:C题干给出了孪生素数的定义和有关的猜想。论点为“华人讲师的证明结果成立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论据是“……一直未得到证明”。那么第一个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结果肯定是重大突破。故C项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证明,说明素数对是存在的,所以加强了论据。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重在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其中挺拔的一棵;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中_____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______蓝天,这样的人生也就够了。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祥和装扮
B.安详装扮
C.安详装饰
D.祥和装饰
答案如下:
A解析:第一空中,“安详”指从容不迫,稳重,多用来指人。“祥和”指吉祥平和。根据文意可知此处用来修饰“云中的一朵”应选“祥和”,由此排除B、C两项。“装饰”侧重“修饰”之意;而“装扮”则侧重“打扮”之意。根据文意可知,此处选“装扮”更富有感情色彩,为蓝天增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A解析:第一空中,“安详”指从容不迫,稳重,多用来指人。“祥和”指吉祥平和。根据文意可知此处用来修饰“云中的一朵”应选“祥和”,由此排除B、C两项。“装饰”侧重“修饰”之意;而“装扮”则侧重“打扮”之意。根据文意可知,此处选“装扮”更富有感情色彩,为蓝天增色。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
9.6,48,12,36,18,( )
A. 4.5
B. 9
C. 18
D. 24
答案如下:
C解析:相邻两项间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后一项除前一项分别等于5、1/4、3、1/2、1,答案为18。
作者刘卫飞
C解析:相邻两项间存在明显的倍数关系,后一项除前一项分别等于5、1/4、3、1/2、1,答案为18。
作者刘卫飞
用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长、宽均为整数,且长和宽不相等),围成的最大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A.16
B.15
C.12
D.9
答案如下:
B解析: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这个问题就是求已知a+b=8、且a≠b时,axb的最大值。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分析如下:
8=1+7→1X7=7;8=2+6→2X6=12;
8=3+5→3X5=15;8=4+4→4X4=16;
8=5+3→5X3=15;8=6+2→6X2=12;
8=7+1→7X1=7。
我们发现当a从小到大取值,而b从大到小取值时,a与b的积呈现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就是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中间是最大的,也就是a与b取的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就越大。当a=b时,aXb的值最大。由此,得出一条规律:
如果a+b—定,只有当a=b时,a与b的乘积才最大。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在a+b=8,且a≠b中,当a=3,b=5时,aXb的最大值是:3X5=15。所以,所围成的最大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B解析:设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这个问题就是求已知a+b=8、且a≠b时,axb的最大值。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分析如下:
8=1+7→1X7=7;8=2+6→2X6=12;
8=3+5→3X5=15;8=4+4→4X4=16;
8=5+3→5X3=15;8=6+2→6X2=12;
8=7+1→7X1=7。
我们发现当a从小到大取值,而b从大到小取值时,a与b的积呈现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就是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中间是最大的,也就是a与b取的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就越大。当a=b时,aXb的值最大。由此,得出一条规律:
如果a+b—定,只有当a=b时,a与b的乘积才最大。
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在a+b=8,且a≠b中,当a=3,b=5时,aXb的最大值是:3X5=15。所以,所围成的最大的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已经成为一些人不思进取的借口。不要再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侥幸,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青山不是资本,可能只是一线希望。吝惜“青山”会颓废你的心灵,吝惜“青山”会埋没你的斗志。这段文字是要告诉我们()。
A.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
B.把握今天胜于等待明天
C.留得青山在,也许没柴烧
D.要苦心志,砺筋骨
答案如下:
D解析:由文段“不要再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侥幸”“吝惜‘青山’,会颓废你的心灵,吝惜‘青山’会埋没你的斗志”可知,这段话意在告诉我们不要吝惜“青山”,要大胆利用“青山”积极进取。而“青山”即指人本身,故不吝惜“青山”即意味着磨炼意志,锻炼筋骨,D项正确。A项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在文中也没有提及;C项并非文段意图所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D解析:由文段“不要再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侥幸”“吝惜‘青山’,会颓废你的心灵,吝惜‘青山’会埋没你的斗志”可知,这段话意在告诉我们不要吝惜“青山”,要大胆利用“青山”积极进取。而“青山”即指人本身,故不吝惜“青山”即意味着磨炼意志,锻炼筋骨,D项正确。A项在文中没有体现;B、项在文中也没有提及;C项并非文段意图所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杭州勇敢接抱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引发了无数人的钦佩与感动。这种钦佩与感动,其实是当代人对相互关爱、尊重生命的_,是对真善美、对人性的美丽与高贵的一种_,是对社会更美好、更人性的一种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渴望追求希冀
B.追求渴望希冀
C.希冀追求渴望
D.希冀渴望追求
答案如下:
A解析:“追求”常常与“真善美”、“美丽与高贵”相搭配,由此排除B、D两项。“希冀”指希望得到,“渴望”指迫切地盼望就像很渴的时候没水喝一样。相比之下,“渴望”的程度更深。对应句意可知,“对社会更美好、更人性”只是一种希望,而“对相互关爱、尊重生命”是一种深层次的、迫切的盼望。故第一空填“渴望”,第三空填“希冀”。答案选A。
A解析:“追求”常常与“真善美”、“美丽与高贵”相搭配,由此排除B、D两项。“希冀”指希望得到,“渴望”指迫切地盼望就像很渴的时候没水喝一样。相比之下,“渴望”的程度更深。对应句意可知,“对社会更美好、更人性”只是一种希望,而“对相互关爱、尊重生命”是一种深层次的、迫切的盼望。故第一空填“渴望”,第三空填“希冀”。答案选A。
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后,生物学家便一直在绘制碱基上的小差异,即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小差异成为2007年10余个研究项目的关键内容。在这些被称为广泛关联基因组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数千名患病或无病个体的DNA进行了对比,以确定哪些小的基因差异会给人类带来疾病风险。
由此不能推出的是()。
A.今后更多的人将会拥有自己部分或全部的基因组
B.今后更多的人将会准确地了解自己存在患何种疾病的风险
C.发现人类基因组个体差异
D.发现人类基因组集合体差异
答案如下:
D解析:题干是通过个体比对发现小的基因差异,没有提到集合体差异,无法推出能否发现集合体差异,所以正确选项为D。
D解析:题干是通过个体比对发现小的基因差异,没有提到集合体差异,无法推出能否发现集合体差异,所以正确选项为D。
2011年,我国房地产用地16.7万公顷,增长9.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82立方米,下降8.9%。如果按照同样的增长速度,()年房地产用地可超过20万公顷,()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可降至70立方米以下?
A.20132013
B.20132014
C.20142013
D.20142014
答案如下:
C解析:房地产用地要达到20万公顷,需要增加(20-16.7)/16.7X100%=3.3/16.7X100%≈20%,如果每年增加9.2%,那么估计需要3年才可达到20万公顷以上,即2014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要降至70立方米,需要降低(82-70)/82X100%≈14.6%,如果每年降低8.9%,那么估计需要2年可降至70以下,即2013年。
C解析:房地产用地要达到20万公顷,需要增加(20-16.7)/16.7X100%=3.3/16.7X100%≈20%,如果每年增加9.2%,那么估计需要3年才可达到20万公顷以上,即2014年。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要降至70立方米,需要降低(82-70)/82X100%≈14.6%,如果每年降低8.9%,那么估计需要2年可降至70以下,即2013年。
在美洲某个国家。希望戒烟的人使用一种尼古丁皮肤贴,
它可释放小剂量的尼古丁透过皮肤。从下个月开始,
人们可以不用医生处方购买这种皮肤贴,
尽管非处方购买的皮肤贴并不比使用处方购买的皮肤贴更有效,
而且二者价格同样昂贵,但是皮肤贴制造商预计非处方购买的身份将令近年来销量
一直低迷的皮肤贴销量大增。
以下哪项所述如果在这个国家为真,将最有力地支持制造商的预测?
A:使用尼古丁皮肤贴帮助人们戒烟的成功比例与使用其他手段的成功比例大致相同
B:尼古丁皮肤贴通常比其他帮助人们戒烟的手段更昂贵
C:几种旨在帮助人们戒烟的非处方手段好几年前就可以广泛获取了
D:许多想戒烟的烟民感到没办法前往看医生从而获取处方
答案如下:
D解析:题干论据是:下个月开始,可以不用医生处方购买皮肤贴;结论为:
非处方购买的身份将令皮肤贴销量大增。A项属于无关项;B、C两项削弱了题干的论
证;D项指出许多想戒烟的烟民没办法获取处方,
则非处方购买皮肤贴满足了这部分烟民的需求,销量会增加,从而加强了题干的论证。
故答案选D。
D解析:题干论据是:下个月开始,可以不用医生处方购买皮肤贴;结论为:
非处方购买的身份将令皮肤贴销量大增。A项属于无关项;B、C两项削弱了题干的论
证;D项指出许多想戒烟的烟民没办法获取处方,
则非处方购买皮肤贴满足了这部分烟民的需求,销量会增加,从而加强了题干的论证。
故答案选D。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对立
答案如下:
B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列宁曾经指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即他主张“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即“感觉和思想”产生“物”,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因此B项正确。
B解析:“从物到感觉和思想”是列宁曾经指出的唯物主义反映论,即他主张“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的映象”;“从感觉和思想到物”属于唯心主义先验论,即“感觉和思想”产生“物”,前者是第一性,后者是第二性。因此B项正确。
已知某月中,星期二的天数比星期三的天数多,星期一的天数比星期日的天数多,那么下个月的5号是()。
A.星期四
B.星期天
C.星期六
D.星期五
答案如下:
B解析:
B解析: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依法对经济组织和个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的经济活动。国家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个人所得税
答案如下:
B解析: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就是消费税,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因此B项正确。
B解析:以特定的消费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税就是消费税,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因此B项正确。
老年人在连结人类代际、维系文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为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由于科技发展与进步,老年人越来越被视为与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脱节。但是,大量证据表明,如果将老龄化视为经济发展的机遇,全球范围内不断增长的老年人数量完全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福音,而不是负担。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
A.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的措施
B.老年人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福音的理由
C.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D.应对全球范围内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建议
答案如下:
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老年人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接着说明老年人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威胁,最后用“但是”作转折说明老年人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福音,而不是负担。C项在文段中已有涉及,可首先排除。A、D项与文段联系不够紧密,跳跃性较大,排除。而B项紧承文段末句,衔接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B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老年人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接着说明老年人在现代社会面临的威胁,最后用“但是”作转折说明老年人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福音,而不是负担。C项在文段中已有涉及,可首先排除。A、D项与文段联系不够紧密,跳跃性较大,排除。而B项紧承文段末句,衔接恰当。故本题答案为B。
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核心是正确处理好()。
A.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B.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C.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D.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如下:
C解析: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方式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其核心就是处理好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C项正确。
C解析: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粗放型增长方式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加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其核心就是处理好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C项正确。
物体发出光,或者被发光,总之,只要从物体来的光到达我们的眼睛,就会在眼睛中成像,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物体。因为日常经验中光是直线行进的,沿着光到达眼睛的方向反推过去,就判断出物体所在的方向:再根据光线角度的变化程度判断出物体的远近。如果光线拐了弯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无法判断光的弯曲,只能认为物体在光线来的方向。当然,如果有物体在那里,但其光线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那也看不到这个物体。所以,()。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光线并不总沿直线行进
B.有时眼睛是会被欺骗的
C.感光与光线角度缺一不可
D.方向与远近构成物体坐标
答案如下:
B解析:括号部分是“所以”之后的内容,因此要结合“如果”后面的条件来推断。“如果”后面陈述了两种不能由光来判断物体位置的情况,一种是光并非直线传播(拐了弯),这样无法判断物体的方向:另一种是光未到达眼睛,也看不到。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都是眼睛被欺骗,即B项。A项只对应于第一种情况.不能作为整个句子的结论。C项本身有误,由前文内容可知,即使有了感光和光线角度也未必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向,且C项并非文段的落脚点所在,排除。“如果”后面两个条件强调的是误判的两种原因.与确定物体坐标的条件无关,排除D。
B解析:括号部分是“所以”之后的内容,因此要结合“如果”后面的条件来推断。“如果”后面陈述了两种不能由光来判断物体位置的情况,一种是光并非直线传播(拐了弯),这样无法判断物体的方向:另一种是光未到达眼睛,也看不到。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都是眼睛被欺骗,即B项。A项只对应于第一种情况.不能作为整个句子的结论。C项本身有误,由前文内容可知,即使有了感光和光线角度也未必能准确判断物体的方向,且C项并非文段的落脚点所在,排除。“如果”后面两个条件强调的是误判的两种原因.与确定物体坐标的条件无关,排除D。
航天技术的发展,正在诸多方面改善着人类的生存质量,各种航天器与地面应用系统的配合,____使古代传统的千里眼、顺风耳走出神话变为现实,____为公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实惠。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而且
B.虽然不是
C.不是而且
D.不是而是
答案如下:
A解析:从题意可知,应选择带有递进意义的关联词,符合条件的只有A项。故本题选A。
A解析:从题意可知,应选择带有递进意义的关联词,符合条件的只有A项。故本题选A。
重拳出击,高效高速,让反腐大快人心,也映衬出高层聆听民意的姿态。
反腐提速,是一次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测试。
面对腐败问题裹挟民生利益,面对腐败问题冲击政府公信.
反腐败也只有进一步提速,才能更大程度地实现公平正义。与此同时,
反腐必须尊重真相——一方面不能将反腐变成了“盲”反;另一方面,
也不能将公众举报或关注的焦点转移或者淡化最终不了了之。因此,
在欢呼一个个贪官落马的同时,不仅要引导舆论关注反腐的数量,更要提升反腐的“
质量”。不断提升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在反腐工作中,尊重真相是提速的前提
B:重拳出击,现阶段反腐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C:现阶段面对腐败问题最核心的措施就是要进一步提速
D:要关注反腐的数量。但更要提升反腐的“质量”
答案如下:
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现阶段重拳出击,高效高速,让反腐大快人心,
接着说明反腐提速的必要性,并以“与此同时”指出了反腐必须要尊重真相,最后以“
因此”得出结论,不仅要引导舆论关注反腐的数量,更要提升反腐的“质量”。由此可知
,本题正确答案为D。
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现阶段重拳出击,高效高速,让反腐大快人心,
接着说明反腐提速的必要性,并以“与此同时”指出了反腐必须要尊重真相,最后以“
因此”得出结论,不仅要引导舆论关注反腐的数量,更要提升反腐的“质量”。由此可知
,本题正确答案为D。
()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出台了多个支持光伏发电并网的文件,业内()有研究机构认为,目前正()政策阳光的光伏业未来将再陷过剩危机,行业明年形势仍不容太乐观。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光伏业整合仍将推进,结构调整的结果是只需五六家龙头制造企业。
A.尽管、仍、沐浴
B.虽然、却、沉浸
C.即使、但、沐浴
D.由于、因此、沉浸
答案如下:
A解析:第三空,“沐浴”与“阳光”是常用搭配,排除B、D。第二空,“但”填入横线处,语句不通顺,且与第一空的“即使”也不搭配,排除C。本题选A。
A解析:第三空,“沐浴”与“阳光”是常用搭配,排除B、D。第二空,“但”填入横线处,语句不通顺,且与第一空的“即使”也不搭配,排除C。本题选A。
下列生活中保存食物的方法,理解错误的是()。
A.盐腌制食品是因为盐可以形成高渗环境,抑制了微生物的生理活动
B.真空保存食物可以破坏需氧菌类的生存环境
C.充入氮气保存食品是为了隔绝食品与氧气接触
D.冷藏保存食品是因为低温可以将细菌冻死
答案如下:
D解析:D项,冷冻保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分冻结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是杀死微生物),延缓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种生化反应,抑制各种酶类的活性,以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A项,盐腌、糖渍是常用的提高食品渗透压的保藏方法,盐腌、糖渍是常用的提高食品渗透压的保藏方法,它能造成微生物的高渗状态,提高渗透压,夺取微生物体内的水分,使微生物不能生存。B项,真空包装能够长时间保存食物的原因将空气隔绝,杜绝细菌滋生。C项,氮气可以保存食品与氮气的性质有关,氮气属于惰性气体,不会与食物等发生反应,且可以隔绝氧气,避免氧化反应。
D解析:D项,冷冻保藏的原理就是利用水分冻结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不是杀死微生物),延缓食品及微生物中的各种生化反应,抑制各种酶类的活性,以达到保藏食品的目的。A项,盐腌、糖渍是常用的提高食品渗透压的保藏方法,盐腌、糖渍是常用的提高食品渗透压的保藏方法,它能造成微生物的高渗状态,提高渗透压,夺取微生物体内的水分,使微生物不能生存。B项,真空包装能够长时间保存食物的原因将空气隔绝,杜绝细菌滋生。C项,氮气可以保存食品与氮气的性质有关,氮气属于惰性气体,不会与食物等发生反应,且可以隔绝氧气,避免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