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学网 > 学历类 > 考研考博

学历类 - 考研考博

切换栏目

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逻辑思维
D.无声思维

答案如下:
A,B,C解析: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将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们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逻辑思维,也称推理思维,是运用抽象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命题和规律。逻辑思维是用语言进行的,词负载着思维的过程。

在启动效应研究中,最常用的测验方法不包括(  )
A.词汇确定
B.词的确认
C.词干或词段补笔
D.词的回忆

答案如下:
D解析:内隐记忆任务不要求人们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的回忆,而只要人们完成一种知觉任务或一种认知任务。常用的内隐记忆任务包括:①词干补全;②残词补全;③指明几个刺激中自己所偏爱的那一个;④词汇判断;⑤认知辨认。在这些任务中,特定学习情节中所编码的信息,无需后来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回忆,而是要通过先前学习情节中所获得的信息对后来作业进行促进。

有一组数据:2,3,4,5,6,7,8该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5和2。如果给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加上3,再乘以2,那么可以得到一组新数据。其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A.8,2
B.8,5
C.16,4
D.16,10

答案如下:
C解析: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加上一个常数,即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上这个常数,每个数据都乘以一个常数,即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乘以这个常数,所以在本题中新的平均数为(5+3)×2=16。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观测值都加上一个相同的常数后,计算得到的标准差是不变的,而每一个观测值都乘以一个相同的常数,即所得的标准差等于原标准差乘以这个常数,即在本题中新的标准差是4。

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同样具有(  )等特征侦察器
A.边界
B.直线
C.运动
D.方向

答案如下:
A,B,C,D解析:高等哺乳动物和人类的视觉皮层同样具有边界、直线、运动、方向、角度等特征侦察器,由此保证了机体对环境中提供的视觉信息做出选择性的反应。

百分位数P45=65表示
A.低于45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5%。
B.高于45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5%。
C.高于65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
D.低于65分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

答案如下:
C解析:百分位数是一个原始分数,百分等级是百分位数的相对位置表达,所以本题中,百分位数是65,百分等级是45,即有45%比它分数高,有45%的人比它分数低。

小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
A.肺脓肿
B.纤维素性胸膜炎
C.肺心病
D.支气管扩张

答案如下:
A,D解析:小叶性肺炎重症者能合并肺脓肿甚至脓毒血症。儿童小叶性肺炎损伤小支气管,可导致支气管扩张症。小叶性肺炎属于化脓性炎症,一般不引起纤维素性胸膜炎。小叶性肺炎是急性肺疾患,不会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五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5%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
A.24题
B.25题
C.26题
D.27题

答案如下:
D解析:n=100,P=0.2,q=0.8,”np=20>5,故此二项分布接近正态分布,这时二项分布的X变量(即成功的次数)具有如下性质,

根据正态分布概率,当z=2.33时,该点以下包含了全体的99%,如果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为

本题要求95%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可能性,那么当z=1.645时,该点以下包含了全体的95%(单侧检验),那么用原始分数表示,

综上,本题的正确值是27

关于测验的信度、效度、项目难度与区分度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增加测验长度,信度会增大
B.增加测验长度,效度会增大
C.测验项目的难度越大越好
D.测验项目的区分度越大越好

答案如下: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测验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这几个指标的掌握情况。题目较难,因为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且多为细节。A、B、D都是正确的,C选项正确的说法是测验项目的难度接近0.5较为理想。

首创“心理测验”这一术语的学者是
A.比内
B.詹姆斯?卡特尔
C.爱德华‘桑代克
D.高尔顿

答案如下:
B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卡特尔,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一术语。

文艺复兴

答案如下:
解析:“文艺复兴”一词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被复兴的学科都是关于希腊、罗马古典知识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学科。但就其本质而言,复兴古代文化只是口号,文艺复兴的实质是要利用古代文化重视反映人性和人的世俗成就的思想去对抗以神学为核心的封建文化,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化。人文是针对神道而言的,西欧封建文化以神为世界观核心,人文主义新文化则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主要表现在:提倡人道,反对神道;提倡人权,肯定人的价值、地位、能力,反对绝对依赖和盲目信仰教会的教义和教规;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压抑和禁锢;提倡现实幸福,肯定现实生活的乐趣和享受,反对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提倡古希腊身心既善且美的和谐发展教育,反对把肉体视为“灵魂的监狱”;提倡学术,尊崇理性,反对愚昧无知。这种人文主义世界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进步的,它把人们的思想从封建枷锁和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当时文化科学艺术的进步。

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相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答案如下:
D

在探讨性别与被试年龄(青年、中年、老年)对某品牌手机偏好影响的研究中,其实验设计为
A.2×3设计
B.1×3设计
C.2×2设计
D.3×3设计

答案如下:
A解析:题中的设计有两个自变量,一个是被试年龄,一个是性别,性别有两个水平(男和女),被试年龄有三个水平(青年、中年以及老年),这个设计是2×3设计。

看到一面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感觉
B.记忆
C.知觉
D.视觉

答案如下:
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知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于知觉的概念一定要与感觉进行区分。感觉是指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这些个别属性并没有被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的客体或概念。如看红旗时,看到红色是颜色感觉,看到长方形是形状感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土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整合后的反映。当我们把红色和长方形结合在一起,识别出一个物体是红旗后,便是一个知觉的过程。故本题的答案是C。

检验注意过滤器理论经常使用的实验范式是
A.双耳分听
B.语义启动
C.双任务操作
D.视觉搜索

答案如下:
A解析:关于早期的注意的实验,所采用的流行的实验范式是双耳分听。

在评价中心技术中,无领导小组、文件筐等测验属于
A.情境测验
B.评定量表
C.投射测验
D.自陈测验

答案如下:
A解析:无领导小组讨论是指将数名被评价者集中起来组成小组,要求他们就某一问题开展不指定角色的自由讨论,主试(评价者)通过对被评价者在讨论中的言语及非言语行为的观察来对他们做出评价的一种测评形式。文件筐测试是将被评价者置于特定职位或管理岗位的模拟环境中,由评价者提供一批该岗位经常需要处理的文件,要求被评价者在一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处理完毕,并且要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解释说明这样处理的原则和理由。从二者的概念中可以看出,无领导小组、文件筐都属于情境测验。

在一次全市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统考后,随机抽取男生35名,标准差为6,女生32名,标准差为4,若要在0.05水平上检验该次考试中男生和女生的方差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确的方法是
A.X2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Z检验

答案如下:
B解析:题目中进行的是两个独立样本对应的总体方差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检验的原理是考查两个总体方差的比值,如果比值在1附近波动那么就说明两个方差已知,如果比值过大或过小意味着两个总体方差不等。两个方差的比值服从F分布。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是教育心理学的(  )
A.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答案如下:
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的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①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人们已认识到运用科学的心理学观点和方法能够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但是其内容多是以普通心理学原理去解释教育问题,研究方法也有机械主义和简单化倾向。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教育心理学内容可以以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为代表。②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范围不断扩大。③理论建设时期(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20世纪60年代以后,是建立系统的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时期,标志着教学心理学的成熟。在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被试在主试者发出“预备”口令到刺激呈现这段预备时间内具有一种准备状态,在该时距内,被试处于积极准备状态,力求尽快对刺激作出反应,反应时与预备时间的关系是(  )
A.预备时间越短反应时越短
B.预备时间越长反应时越短
C.预备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到反应时
D.预备时间与反应时无关

答案如下:
C解析:预备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如果预备时间太短,被试可能来不及准备;如果太长,被试的准备又可能松懈而延误反应。

物质需要包括(  )的需要
A.对工作和劳动条件
B.对日常生活必需品
C.对住房
D.对交通条件

答案如下:
A,B,C,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需要的理解和掌握。物质需要指向社会的物质产品,并以占有这些产品而获得满足。如对工作和劳动条件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要;对住房和交通条件的需要等。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关系密切。人们在追求美好的物质产品时,同样表现了某种精神需要。而精神需要的满足又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产品。

人对物体的形状特性的知觉,叫(  )
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或距离知觉
D.方向定位

答案如下:
A解析:形状知觉是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它是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的。通过视觉,人们得到了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形状;通过触觉和动觉,人们探索着物体的外形。它们协同活动,提供了物体形状的信息。
首页 搜题 免费试卷 诗词单词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