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卫类
切换栏目
某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区间为1.1-2.8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E.归因危险度为50%
答案如下:
E
E
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将这些女工同1000名女话务员比较,同时随访30年,观察两组在此期间的骨瘤发病率。发现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话务员只有4例工患骨瘤的相对危险性为( )
A.16B.4C.5D.0.8E.0.2
答案如下:
C
C
下列哪一条不是队列研究的特点( )
A.主要的偏倚有选择偏倚、失访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B.暴露人年的计算繁重C.结果可靠,多用于稀有之病D.能直接估计因素与发病联系和相关程度,可计算发病率E.因素的作用可分为等级,以便计算“剂量”一反应关系
答案如下:
C
C
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为( )
A.患某病的患者B.有暴露的患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人D.某病的患者与非患者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
答案如下:
C
C
传染病预防中,首先应对传染源采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对象应包括( )
A.对患者及疑似患者B.对患者、疑似患者和病源携带者C.对患者、疑似患者和接触者D.对患者、疑似患者、病源携带者和动物传染源E.以上都不对
答案如下:
E
E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中以哪种因素占重要地位( )
A.脂质代谢异常B.家族史C.糖尿病D.饮食习惯E.缺乏体力活动
答案如下:
A
A
下列哪种偏倚只可能出现在队列研究中,而不会出现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
A.选择偏倚B.失访偏倚C.调查偏倚D.混杂偏倚E.信息偏倚
答案如下:
B
B
疾病分布呈散发形式的原因( )
A.该病常年流行B.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C.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D.潜伏期长的传染病、E.以上均包括
答案如下:
E
E
关于队列研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适用于罕见病B.可以直接获得研究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C.不设立对照组D.由果及因E.不必进行繁重的暴露人年的计算
答案如下:
B
B
下列哪一条是错误的( )
A.队列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B.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等于相对危险度C.在队列研究中,被观察人数×被观察时间之积是人年数D.病例对照研究中的相对危险度是对角乘积比E.特异危险性是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非暴露组死亡率(发病率)之差,常用于卫生宣教时
答案如下:
B
B
关于暴露人年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
A.一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不满一年的为1人年B.两个人暴露于研究因素半年为1人年C.一些人暴露于研究因素一年为1人年D.用人年无法计算发病率E.人年只能每个人单独计算,无可加性
答案如下:
B
B
队列研究中最重要的偏倚是( )
A.住院偏倚B.转诊偏倚C.回忆偏倚D.混杂偏倚E.失访偏倚
答案如下:
E
E
一些疾病与生活习惯、卫生条件有关,称为( )
A.自然地方性B.自然疫源性,C.统计地方性D.输入性E.传人或带人
答案如下:
C
C
某厂某年20~24岁年龄组工人死亡总数为500人,其中因肺结核死亡50人,全人口中该年20-24岁结核病死亡占全死因死亡的比例为5%,那么SPMR为( )
A.2.0B.5.0C.2.5D.4.0E.1.0
答案如下:
A
A
指出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队列研究不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只能提供一些病因线索C.根据队列研究的结果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D.队列研究观察时间长;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访偏倚E.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可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
答案如下:
E
E
人群疾病的自然史研究,可见于下列哪一项研究( )
A.病例对照研究B.实验研究C.横断面研究D.队列研究E.类实验研究
答案如下:
D
D
在筛检糖尿病患者时采用尿糖和餐后血糖进行联合试验,结果如下表串联试验的灵敏度是( )
A.200/260B.1030/1040C.215/260D.1000/1040E.260/1040
答案如下:
A
A
队列研究的基本特征是( )
A.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发生死亡前开始研究,并同时确定暴露情况B.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经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分组,并追踪该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者C.调查者必须在研究开始就分清人群队列D.调查者必须选择病例和合适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暴露组E.以上均不是
答案如下:
B
B
队列研究最大的优点是( )
A.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B.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比病例对照研究少C.可直接确定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D.容易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E.对较多人进行长时间随访
答案如下:
C
C
冠心病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
A.控制体胖及超重B.多吃蔬菜、瓜果C.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D.少食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植物油E.戒烟忌酒
答案如下:
D
D